本集大綱

初到澎湖,我們立即前往有度假聖地之稱的島嶼 – 吉貝島,所謂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,這次我們跟著志哥認識石滬,也瞭解到了以石滬為生的方式,而島上居民的上山採菜地點,更是不容錯過;回到湖西,我們尋訪澎湖的風茹茶,一見它的廬山真面目;更跟著龍門的阿達村長認識仙人掌的新鮮吃法,最後抵達南寮村,一窺咕咾石古厝的真面目,以及古早魚灶的使用方法,不論是魚灶、風茹草、或是石滬、菜宅,都有著令人玩味的趣事,我是科溢、我在澎湖!意猶未盡。

吉貝島

吉貝嶼為澎湖夏日渡假的熱門據點,沙嘴海灣尤是名聞遐邇,吉貝沙嘴由西崁山向東南方延伸,形成一道長達數千公尺的金黃色海灘,使人不禁欲一親芳澤的衝動。
吉貝嶼位於白沙島北方約5.5公里,為澎湖北海最大的島嶼,四周有石滬群和珊瑚礁地形,島內更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與文化遺址。東南海岸的岩層已被侵蝕成為海蝕平臺。島的東側及東北側海濱,有較黝黑的玄武岩。西崁山原為一獨立山頭,後來由於廣大的珊瑚碎屑堆積而成一座陸連島,在西崁山東南方有一隆起的灘岩地形,與西崁山北方的堆積層,約合佔全島的二分之一面積,是本島另一特別的地形景觀。


石滬

澎湖吉貝是著名的石滬群場域,也是最天然的捕魚場。目前僅存的88座,佔全縣580多座石滬的近七分之一,利用潮差大、佈滿沿岸的礁石以及強烈的海風,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,創造出最天然的捕魚場。以玄武岩堆砌成的捕魚陷阱,是吉貝嶼最具特色的一項人文景觀。兩百多年後的今天,會做石滬的人、用石滬捉魚的人都少了,昔日漁業輝煌的痕跡,也留存在一道道礁石中。
要砌造一座石滬是真的很不容易。沒有任何的機具,也不能用水泥,只能用雙手。大家一起合力作,往往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。每顆的大小、形狀,乃至於位置,都要小心揀選、堆疊,讓彼此能緊密地貼合在一起,才能讓這一座座石滬,挺過歲月的滄桑,不僅是考驗老師傅的體力、耐力,更是經驗與技術。


菜宅

濱海荒地,為了生存下去,吉貝人從海邊搬來咾咕石、玄武岩,堆砌出綿延如蜂巢的石牆,抵擋東北季風揚起的「鹹水煙」,讓作物順利生長,剛種下的嫩苗甚至還有自己的獨立套房。菜宅是吉貝每戶人家的祖先開墾後,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寶庫。依偎著咾咕石牆成長的菜蔬風土味濃。


風茹茶

風茹又名香茹、金鎖匙、鹿角草等,因其根部形狀像人參,所以又被稱為「山參仔」,為澎湖縣原生草本植物,多生長在空曠沙地和海邊,是澎湖四處可見的原生特有植物。百年來,澎湖人會將它採摘曬乾後,煎煮為茶飲用,尤其在炙熱的夏天,許多家庭會煮好放在冰箱,隨時飲用,解渴去肝火,可說是本地居民常喝的青草茶,具清熱解毒、治療中暑、降肝火等功效。因野生風茹供不應求,轉而人工栽培,以本鄉的種植面積最大,佔全縣八成以上,又以湖西鄉白坑村最多。風茹、蘆薈、仙人掌,被稱為「澎湖三寶」。到澎湖,別忘了來杯清涼退火的風茹茶!



仙人掌

貧瘠的土壤、匱乏的雨量與強勁的海風,如此環境,似乎不適於植物的生長。但在大自然巧妙的安排下,澎湖惡劣的氣候地理環境,反成了仙人掌果實生長最好的地方。澎湖仙人掌果實,又有沙漠紅蘋果之稱,傳為荷蘭人佔據澎湖時(西元1622)引進栽種。仙人掌果實從採收、洗淨、去刺、去皮的每個步驟,由於它多如牛毛的細刺,在處理上,相當的費工費時。仙人掌果實多刺,外觀相當不討喜,不過,似乎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如此,其貌不揚的外觀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。


南寮古厝群

建築結構大多是用咕咾石建構而成,不僅取得便利、材質堅硬經得起時間的損耗外,還具有防風效果,對於長期需受到風吹日曬的澎湖居民來說,使用咕咾石來建構住宅是最適合不過的了。
南寮古厝除了具有咕咾石的建築外,還能看到五顏六色的漂浮球所作的造景,因澎湖四面環海,南寮位在東北角的位置,偶爾會有海飄的廢棄物,當地居民一時興興起開始蒐集,將原本無用的廢棄物浮球加工製作後,製成南寮古厝的特色造景。
福記聽起來有點澎湖人說台語「魚」的諧音,澎湖人說台語時,魚=胡=福,有相通的感覺。常常有人說 「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」,澎湖的工作,大部分都是跟海有關的,澎湖的特殊魚灶加工產業也是那時候演變而來。民國40~50年代,是澎湖漁業最為興盛的時期,每到黃昏傍晚,男人家一個個出海去捕撈那時俗稱的臭肉魚(沙丁魚),待日出靠港後,再經由人力或牛車運輸至鄰近港口的灶,交由村中婦女隨即加工煮熟,好維持魚的鮮度。
就那時候魚灶加工,大興盛那以前的漁村女人用魚灶加工魚貨。以前沒有瓦斯,生火更有智慧的利用身邊的容易取得的燃料,魚灶升火先把「番仔火」,即火柴,丟入旁邊的小洞內,再放入容易起火的「牛大便」。